分類
家長園地

究竟是濕疹定皮膚敏感?

家長錦囊

撰文:楊明霞中醫師

 

踏入初秋,除了開始感受到一陣陣涼風外,也同時察覺到四周的朋友開始「身癢」,皮膚問題又找上門了!不少人因而急急求診,並不斷查詢是否已患上不能根治的濕疹。雖然濕疹本身就有不同類別,但從發病機制來看,與皮膚敏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究竟皮膚敏感與濕疹又應如何識別呢?濕疹又是否這樣可怕呢?

  • 病發的原因

濕疹 (eczema) 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炎,不具傳染性。中醫稱濕疹為「濕瘡」,是很常見的皮膚病。濕疹的內在因素包括體質、情志和腑臟功能失調,而外在因素則包括風、濕、熱阻於肌膚。「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人體的正氣虛弱,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低下,風濕熱邪浸淫於肌膚,便會形成濕疹或加重濕疹。

而皮膚敏感又稱蕁麻疹,發病與某些食物敏感或接觸物有密切關係,常見的皮膚敏感有兩類,包括接觸外來物的刺激而引發肌膚的過敏,例金屬、塵螨和化學物質等致敏原。第二個原因是食物敏感所引發不同程度的皮膚敏感問題,而出現紅斑、乾燥和脫皮等狀況,痕癢之餘更會有抓到「一撻撻」的情況。

  • 患處外形的不同

在皮疹的形態方面,皮膚敏感一般會在患處出現泛紅,甚至風圑,搔抓後會加劇。急性期的濕疹會出現紅疹、滲液和出血等情況,慢性濕疹則會出現角質層增厚,表面凹凸不平,不經搔抓亦會出現乾燥,甚至乾裂的情況。這些增生的角質層一但被抓脫,除了會出血外,更會出現滲液的情況。而且,濕疹可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例如耳、頭、面、手、臍部和小腿等地方,但卻對稱分佈,患者會感到非常痕癢,當用手搔癢時常引致皮膚糜爛、滲出瘡液甚至含濃,而且反覆發作,使皮膚表面變得粗糙,瘡痂隆起。

 

  • 治療方法殊途同歸

皮膚問題主要與風、濕、熱三種邪氣有關,特別是濕邪,濕可蘊熱,發為濕熱之證,久之濕則傷脾,熱則傷陰血,而致虛實夾雜之證。由於患者先天稟賦(即先天賦予的體質因素)不耐,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患者的體質一般屬於先天性脾胃虛弱型,當進食過量辛辣和蝦蟹海鮮等高刺激性的食物,又或於夏季大量進食生冷食物,以致濕毒困身,便容易引致脾臟運化失常,增加患上皮膚敏感的機會。

所以,戒口對皮膚問題的治療十分重要。皮膚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應禁食「發物」。「發物」是指能誘發皮膚病患者出疹,病情加重的食物,發物主要包括海鮮類、牛肉、甜食、辛辣及酒等食物。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抓癢、用鹼性強的肥皂、沖涼液或過熱的水洗澡,另外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患濕疹的地方及做出汗太多的運動等都會對濕疹有紓緩作用。

分類
家長園地

健康護脊運動 大人小朋友都適合

家長錦囊

 

撰文:Dr. Kong專業團隊註冊物理治療師方偉筠

 

家長要避免子女養成以下不良的姿勢,影響脊部發展:

 

當小朋友做功課時,應該避免側向一邊坐,因為這種姿勢容易令脊部左右用力不平均,引起脊柱側彎等脊部問題;同時亦應該保持頸部腰部挺直。

當小朋友使用電腦時,頸部亦不應過於向前傾看顯示屏,因為這樣會容易令頸部勞損。家長亦應提醒小朋友保持頸部及背部垂直,並選擇可調校高度和配備椅背及扶手的椅子,以承托背部手和手腕。另外,顯示屏亦需要置於不高於眼睛的位置。每使用電腦 30 分鐘,就應該作適量的休息。

當搬運地上重物時,應該避免向前彎腰搬運地上的物件。首先,作半蹲姿勢,須保持腰部挺直。然後,雙手拿著重物,使重物盡量靠近身體。最後,用大腿肌肉站起,腰部保持挺直。

伸展頸部運動 

功能:有助紓緩頸部肌肉之緊張

步驟:首先,頭部轉向左右兩邊,各維持 10 秒。

   然後,頭部向上下方向望,各維持 10 秒。

   接著,頭部側向左右兩邊,各維持 10 秒。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伸展膞頭運動

功能:有助紓緩肩膞肌肉緊張

步驟:手放肩膞,手肘向前後方向各轉動 10 次。

伸展胸肌

功能:有助伸張胸前肌肉,改善寒背

步驟:緊握雙手在背後,盡量提高雙手,維持 10 秒。每天重複動作 10 次。

伸展腰背肌肉

功能:有助紓緩腰背肌肉緊張

步驟:首先雙手放在膝頭,然後向前彎腰,維持 10 秒,再慢慢回復站立姿勢。

   雙手撐腰,再向後彎腰,維持 10 秒,慢慢回復站立姿勢。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伸展體側肌

功能:有助紓緩腰部體側肌緊張

步驟:首先雙手撐腰,腰部轉向左右兩邊,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每一個方向維持 10 秒。

  然後,舉起左手向右彎,維持 10 秒,再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舉起右手向左彎,維持 10 秒,慢慢回復站立撐腰姿勢。

  整套動作每天重複 10 次。

分類
家長園地

暑假空白的日子

家長錦囊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林何佩儀

 

不少父母都努力地把孩子的暑假安排得滿滿的,因為在父母眼中,暑假的時間若不學習就是荒廢光陰。而參加補習班、興趣班和夏令營,甚至出國遊學,都成為了例行公事。但一個沒有補習,也沒有才藝訓練的暑假,不知道是甚麼樣子呢?父母可以讓孩子們有一個真‧暑假嗎?

 

誰說給孩子一個不補習、不參加密密麻麻的課程的暑期,就一定少了學習的機會呢?《The Over-Scheduled Child》作者、美國學者羅森菲爾德 (Alvin Rosenfeld)就曾指出,給孩子保留足夠的空白時間,反而令他們有空間及機會找到及發展個人興趣。而許多重大的理論,也多半誕生在有機會空白的歲月,例如:愛因斯坦大學畢業後無業,於是只好到專利局工作。工作就是整理奇怪發明的文件。他利用這段空白的時間不斷思考,終於發現了劃時代的觀點:相對論。又例如牛頓,由於當時倫敦黑死病大流行,所以他有整一年的時間在郊外避難,天天不找事做,躺在草坪上縱情思考。就是這樣,他看到了一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要是他一直在大都市倫敦,就看不到蘋果落下的瞬間!

因此,在暑假中留下空白的日子,孩子的思考模式才會突出,而當行程塞得滿滿時,有再好的頭腦也是枉然。請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讓他自主分配他的時間,鼓勵他們在長長的空白與緩慢地思考和經驗人生,更不妨燃燒時間做點傻事。在這兩個月內,至少要向兩個親人說 30 次的「我愛你」,並每天給這兩個親人擁抱一次、連續3天不使用智能手機、聽一場音樂會或看一賽球賽。走到沙灘草地盡情玩、盡情跑、盡情叫一次,主動關心需要被關心的人,例如探訪附近的獨居長者、寫一封信鼓勵好久不見的同學或者家中的長輩等等。

讓我們的孩子體會不同的生活型態,過一個充實但不繁忙的暑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