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家長園地

父母教導孩子從小學習成功

撰文: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香港從以工業轉型至服務業,社會的行業不斷更替,令青少年對於前景感到十分無奈。有些年
青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要想做什麼職業,假若他們在中學或大學選錯了科目,對他們的前
途添上更多迷茫。有見及此,教育界已開始著重學生的生涯規劃。
學生的青春是無價的,時間更是寶貴的資源,在我們成長過程中,進行生涯規劃有如國家的投
資,不過,青年人所投資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他們應該投放在那一個地方呢?
青年人在生涯規劃時,考慮投放時間的重點是最關乎個人的興趣及能力;能力是一個人可以做
得到的事情,是可以被客觀評估或考核的,更可以與工作所需的條件對比,究竟是否符合?
興趣是一個較為個人主觀的事情,需要從個人感受或意願出發,有時難於以客觀標準來評定,
是因人而異的;年青人的興趣可能被他們的家人背景、學習經驗及社會氣氛所影響,可以透過
個人訪問得以了解!
考慮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是他們生涯規劃的兩大變數,兩者合共可以簡單分為四類:
第一類:

是他們可能欠能力或興趣,或糊里糊塗地選擇了一些自己沒有能力或也沒有興趣的科目及職業
,他們日後的前路肯定是痛苦萬分的;雖然現階段沒有確定的興趣或能力,也並不代表永遠沒
有,因此最急需家人及教師啟動他們的心態,從現在開始發掘自己的興趣或能力。
對於此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嘗試不同方面的事物。學校可以與不同的行業合作,建立長遠合
作關係,以便日後學生可以到這些機構實習或學習。借助這些活動,學校可以讓學生早一點理
解日後可能面對的行業,亦可以從中找尋自己的興趣及能力。同時,可以減低他們投入社會時
的無助及迷茫感。

第二類:
是他們有興趣但欠缺足夠的能力,這一類學生已比第一類進步;他們可能對某些學科或職業感
到興趣,但他們的學習能力與之有明顯的落差。例如,學生看了電影很想做醫生,拯救生命,
可是他的理科成績很差;或是學生想做老師,教育下一代,可是他的說話或語文水準不足。或
許,這類學生可以透過「將勤補拙」,為了自己的興趣不斷下苦功,提升自己的能力去達到目
標,但他們必須有心理準備,將來會面對很大的壓力。
動手動身去參與,亦可以打破學生們受媒體或家人所影響,而對某一行業產生的一些誤解。舉
一個例子,電影中的精神科醫生好像只跟病人聊聊天就可以有豐厚收入。這看似是一份非常好
的工作,背後卻要做很多的文書工作,把與病人的交談過程,進行分析及診斷,並不是談天過
後就完事。而參觀及實習等等,正正可以令他們真正體驗一下自己腦海中幻想的生涯規劃,是
否真正符合其興趣。因此,在生涯規劃中,應該把時間投入在不同的參觀及體驗中,從而驗證
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所計劃的生涯。

第三類:
是他們有能力應付但沒有興趣維持。這類別的學生與第二類學生剛好相反;他們在生涯規劃上
,很大機會被自己的成績帶動自己的選科或職業,例如:數學成績理想,便在大學選修會計,
又或語文成績優秀,入讀大學的語文系,然後當了老師,但可能自知選擇了一些有能力但沒有
興趣發展的前路,將來可能欠缺自發性或動力堅持下去。
外在環境如家庭或學校,也是影響此類學生發展興趣的其中一個可能性。試想想,一個學生想
做一個藝術家,他的藝術天份高而且興趣濃厚。可是,在香港這個著重商業的社會,他所能發
展的空間就會少之又少,興趣自然減少。因此老師及社工們需要對大氣候有敏銳的觸覺,了解
不同行業的特性,營造氣氛刺激學生的興趣。

第四類:
是他們已找到自己有興趣又有能力修讀或鑽研的事業。這類別學生的生涯規劃方向是非常清楚
,他們可以較易向着一個明確目標前進,不過,要留意的是,這類學生或許已確認自己的能力
及興趣,仍需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去繼續發展,才能真正學有所成。
雖然第四類是最理想的組合,但甚少學生能在初階段已達至這組合,大家必須讓學生知道生涯
規劃需要有此成長過程,亦正是人生成長過程中,不斷從學習及經驗中從一類的狀態慢慢蛻變
成形!

分類
家長園地

書寫能力小訓練

撰文: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全部會『飛』的!」
「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通常一個字『霸』兩個格!」
「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
「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
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孩子在書寫時,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最簡單的
,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精細動作)。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
或執筆無力等情況。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很簡單,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黏土和
麵粉等玩意。

其次,視覺空間及眼球的控制,對抄寫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一般的球類活動是極佳的訓練項目
,透過視覺追蹤並作出擊(或踢)球的動作,也是一個很天然和有趣的訓練。除此之外,找不
同遊戲(找出兩幅圖畫的不同之處)、迷宮遊戲(先用眼找出路,然後才用筆連線)等,也對
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
在抄寫練習中,手眼協調當然也不可忽視!拋接豆袋、釣魚遊戲、倒水練習和剪紙等,對手眼
協調幫助也很大。
些遊戲應該在甚麼時候開始進行?每天需要「操練」多久?其實,當這些遊戲在孩子懂得和能
夠玩的時候,家長便可以與他們玩了。而且,家長應以孩子的意願為基礎,當孩子不想玩時,
家長便應該轉換遊戲,而並不是硬性要求進行多久。筆者的理念是,透過日常的遊戲,孩子便
可以獲得一定的技巧,避免問題出現,而不是進行補救式的操練。否則,多好的遊戲也會變得
乏味無趣,是受苦多於享受吧!